國內供給緊縮趨于正?;?,供需格局可以改善,海外供應緊張或加劇。國內鋁價有望再次進入快速上漲的通道。國內電解鋁行業已進入增量可控和庫存優化的時代。 2017年,供給側改革取得了實效。 2018年,將繼續提出高要求。已經計劃了紅線的合規能力。產能替代政策將促使市場低效的生產能力得以明確?!h境監督仍然嚴格,并且疊加了愚人節燃煤電廠意見稿。侃侃發布,我們預計未來電解鋁廠的進展將不如預期,供應緊縮將成為主旋律。預計18年中國經濟需求將保持溫和增長,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增長轉變,對鋁的需求仍在穩步增長;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和產業轉移——世界發展中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在摩擦背景下,鋁出口數據仍然可以預期。我們預計鋁供應增長率將在18年內從12.5%急劇下降至4.4%,消費增長將從9%放緩至6.5%(需求增長反映在GDP增長,保守估計)。由于國外供需短缺,預計電解鋁的供需將繼續改善。我們認為電解鋁的左側窗口已經開啟,預計鋁價將進入快速上漲的通道。
2——海外供應增長緩慢,18年新增產量有限
全球電解鋁生產以昂貴的水平分配,專注于鋁巨頭。據WMBS和WoodMackenzie稱,世界主要的鋁生產國是中國(58%)——俄羅斯(6%)——加拿大(5%)——阿拉伯聯合酋長國(4%)——印度(3%)——澳大利亞(2%) ) 等等。地點通常具有突出的能源優勢和低環境成本。海外電解鋁產量增長緩慢,全球增長主要來自中國。全球原鋁產量增長率保持在5%左右,2017年產量達到6286萬噸(WMBS和WoodMackenzie)。但是,中國以外的原鋁產量并沒有增加,全球產量增長主要是對中國的貢獻。
全球生產按成本分配(2017年,10,000噸)發達國家的鋁消費量趨于平緩,新興經濟體的鋁消費增長空間巨大。鋁消費與宏觀經濟增長密不可分。不同經濟體發展中對鋁的需求通過人均鋁消費量和鋁消費強度指標進行分析(鋁消費量由GDP每10,000美元驅動,簡稱為圖中的斜率)。改變?;谫Y源需求的生命周期理論,可以看出發達經濟體的鋁消費已經成熟,人均鋁消費量普遍較高,但消費強度趨于穩定;雖然發展中國家有差異,但整體消費強度趨于通過增加,人均鋁消費水平仍然較低,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其中,中國是新興經濟體中的第一個。消費強度和人均鋁消費量均高于大多數發達國家。中國的人均鋁消費量將在2022年或2023年進入飽和階段,人均鋁消費量達到33-36千克/人。消費空間巨大。